敏捷绩效管理,让团队动力翻倍
2023年的第一个季度即将过去,又到了阶段性的复盘和考核的时候。大部分企业会对销售团队进行业绩的统计和排名,作为奖惩的依据,管理者称之为绩效考核。但绩效考核后,主管们常常会面临这样的结果:员工绩效差,却找不到解决办法,导致员工流失等问题。
今天我们要讲的,不是绩效考核的方法,而是绩效管理。绩效管理,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成组织目标,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、绩效执行辅导、绩效考核评价、绩效结果应用、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。
本节课,我们邀请到探迹科技人力资源专家廖倩蓉老师,带领大家走进绩效管理的世界。从业多年,廖老师对To B行业销售管理颇有心得。本节课手把手教会所有企业家绩效管理方法,真正通过管理实现降本增效。
一、目标的拆解落地
常用的目标管理工具一共有六种:OKR(目标关键结果)、KPI(关键绩效指标)、PBC(个人业务承诺)、OBM(目标管理)、BSC(平衡计分卡)、积分制。一般企业要优先掌握KPI和OKR两种模式。
KPI在实际使用中,更像一个考核的工具,重视目标的制定与评估。如:客户满意度(占总分的50%),就是一则KPI的制定。KPI的设计通常是自上而下的委派,它的评估结果直接与薪酬激励挂钩,通过物质激励引导员工的绩效行为。
而OKR的本质是目标管理,他更涉及目标的落地,重视共识与沟通。如:把客户问题反馈时间缩短至4小时。OKR更注重上下左右的多维移动,不直接与薪酬激励挂钩,强调激发员工的自我驱动从而实现目标。O(目标)其实就是最终的目标,如销售额翻倍增长,突破一千万。KR(关键结果)则是支撑O完成、具体的、有挑战性的、自主制定的行为准则。
使用OKR,首先全员会对目标具备共识,其次销售将更有执行依据,且通过日常的日会、周会等管理不断优化行为。
二、及时反馈与激励
销售的激励不是简单地开大会发奖状,而应该建立多元化的激励体系,从而满足不同阶段、不同层级销售的需求。激励制度的设计主要是明确合格的标准,通过优胜劣汰让销售团队始终保持活力。
激励的类型可分为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,针对组织和个人的激励也需要区分开。比如针对组织的激励,应该包含部门奖金、项目奖金、PK奖金等。对于个人的物质激励则是体现在工资上、年终奖上等。对于top销售,同时还有股权激励等。
非物质激励同样重要,如颁奖晚会、文体活动、培训机会、职位晋升等。这些激励能让销售更有成就感和归属感。
总的来说,敏捷绩效管理离不开目标拆解落地和及时反馈激励。如果说绩效考核是对销售能力的一次次评断,那么绩效管理则是通过合理的手段,激励员工取得更高绩效,不断提升价值,可以更好地把一个销售小白转变为一个金牌销售,让企业走得更快、更好。
本节芒种行动精品课程的内容就简单介绍到这里,还有更多内容由于篇幅原因未能详尽描述,如果您想学习更多关于敏捷绩效管理的方法,欢迎咨询获取课程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