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外贸业务员觉得海关数据有用,但信息太多太杂,不知道从哪里下手,也担心用得不合规。其实,只要掌握方法,公开的海关数据能帮你高效找到有潜力的客户。这篇教程教你具体怎么做。
一、海关数据有什么用?
海关数据核心是看真实的交易行为:
看采购习惯:了解客户多久买一次、每次买多少、采购量有没有变化。
看供应商偏好:看客户习惯从哪里(哪个国家)买东西,喜欢什么类型的产品和价格。
发现新机会:比如看到某个地区对某类产品的进口量突然增加很多。
二、找到高潜力客户的三步法
第一步:整理数据,找出关键信息
海关数据很杂,需要先筛选:
重点看这几项:进口商名字、HS编码(代表具体产品)、货物来源国、进口量/金额。
排除干扰项:比如名字里有“LOGISTICS”、“FREIGHT”的通常是货代公司;同一集团内部交易的数据参考价值不大,可以过滤掉。
第二步:判断客户潜力
不是所有进口商都是好目标。用这三个简单标准筛选:
看增长:找过去两年采购量持续增长的客户(比如每年增长超过15%)。
看专注度:找主要就买你这类产品的客户(比如单一品类采购占其总量60%以上),排除什么产品都卖的贸易公司。
看机会点:如果客户主要从一个地方采购,而你恰好能提供替代选择或更好条件,这就是机会。
第三步:合规地深入了解客户
注意:绝对不能使用提单细节、具体地址等敏感隐私信息。只能利用公开信息:
查公司官网/独立站:确认他们卖的产品和你提供的匹配。
看市场报告:找行业报告(比如Statista)看看目标市场整体情况,验证你的判断。
三、高效管理找到的客户线索
通过海关数据找到潜在客户名单后,后续的跟进和管理也很重要。手动记录和追踪效率低,容易遗漏。
这时可以考虑使用工具辅助。比如探迹大数据拓客系统-国际物流版,它能在合规前提下整合公开信息,并提供客户管理(CRM)功能:
找独立站:探迹支持输入独立站标题、主营产品等关键词多语言一键查询,且可以根据主营市场、网页流量、卖家信息(是否中国卖家等)、关联企业(有无关联国内企业)等标签进行筛选,可以批量识别并锁定与其服务最匹配、最具潜力的目标客户资源
客户管理:把找到的客户线索集中管理,记录每次跟进情况(比如电话沟通、拜访记录),设定下次联系提醒,避免遗忘重要客户。团队主管也能查看成员跟进进度和目标完成情况。
验证活跃度:有时还能查到客户常用的物流信息,侧面验证他们的进口活动是否活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