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到为众多大型企业省下千万税款,广州通安财税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周总深耕财税行业18年,从0-1创业起步、搭建团队,以深远的眼光洞察数字化趋势,合作探迹每月多开七八十单,连年保持业绩和体量增长,2024年创业浪潮依旧汹涌,其增长的模式和创业精神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,让我们走进他的故事。
品牌导览
广州通安财税顾问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:通安财税)成立于2015年,是一家具有工商注册代理资格和代理记账资质的专业代理机构,主要为企业提供注册登记、代理记账、出口退税、税收优化等一条龙服务,致力于为各中小企业提供专业的财务外包服务、专业周到的财务合理化建议及方案,规范做账,优化纳税,为企业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。
01 从南下的车票开始,从0到1创业突破
周总从小向往自由,不愿意被规则束缚。在他看来,学习不一定要在学校里,“从高中开始,我就自学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。”
2006年,18岁的周总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,高中毕业的他放弃本已到手的大学录取通知书,从江西南下广州寻找机遇。来到广州后,他白天在公司做事,晚上报了会计考证班和夜校。他说道:“我骑自行车从远景路到三元里读夜校的3年,一共丢了12辆自行车,丢一辆我买一辆,一定不能耽误上课。”
凭着勤奋好学和突出的个人能力,周总在公司里一跃成为“服务之星”。“当时会计不愿意干的事情,像应对税务局的稽查和问询,还要准备很多数据资料,我第一个冲着去干,也就是在那会积累了处理疑难问题的经验,以及跟税局打交道的技巧。”
2013年,《新公司法》将认缴制改为限期实缴制,老东家做垫资注册的业务受冲击,决定切换赛道,邀请他一起回老家创业。周总思索良久,最终放弃这个邀约,多年来在财税行业的积累让他决定踏上创业之路。
然而,起初的创业并没有达到预期设想,周总说道:“起步的两年是挺难的,但是慢慢积累了一些老客户,即使每家公司只收一千块服务费,但这些客户资源成为我们后来发展壮大的沃土。”在行业摸爬滚打中,尤其在利润率大不如前的当下,周总更加意识到客户资源的重要性,2021年周总决定携手探迹进行数字化转型,并从获客方式到团队士气实现焕新升级。
02 在数智增量市场,每月多做七八十单
在财税行业深耕18年,周总也见证了行业变迁,找他的客户从实业到电商再到直播应有尽有,通安团队提供的服务也从一开始的注册登记、代理记账发展到协助出口退税、税收优化。通过探迹财税版,通安团队找到不少有「代理记账需求」「工商年报异常」的企业,一个月能做下来七八十单,即使有些单金额不大,周总却通过他们看到了更长远的发展空间:“财税毕竟涉及企业机密,先把客户做进来,一回生二回熟,我相信我们解决困难问题的能力能够打动客户,即使市场低价不可逆,也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利润。”在新老客户的支持下,通安财税今年前2季度的业绩同比2倍增长,全面赶超去年。
除了精准线索的加持,还有一个显著变化是人效。在通安财税办公室,有位销售正在电话联系一家公司,探迹上显示这家公司刚成立不到一年且正在兼职财务岗位,销售判断其存在代账需求,不到5分钟的电话沟通里,销售不仅向对方介绍了代账业务,还顺利加到对方老板的微信,他让销售“给个方案过来看看”。通过AI外呼机器人打出意向线索则更为高效,接进来的商机每月过千,给了销售一番“施展拳脚”促转化的机会。
03 百团大战赋能,吹响业绩冲锋号
服务经验、交易链路、团队管理都是周总一个坑一个坑踩出来的。他清晰地记得,18年有个客户面临出口函调,被税局查了连续三年的账务,资料要得很急,团队分工出现纰漏,为了确保资料递交,他不得不连续一周通宵加班亲自服务,最终帮助客户省下了七八百万的税款,虽然事件完美解决,但也让他意识到团队管理的重要性。很快,他主导成立了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会计师团队,为公司做大提供了良好助益。
除了保证专业度,周总发觉企业应该有个“能打胜仗”的销售团队,摆脱目前靠他的人脉来谈单的境遇,只有科学管理才能保证业绩,“我在专业上可以,营销上比较薄弱。”在销售团队打磨上,周总选择与探迹深度合作,先后参与了芒种赋能课程和“百团大战”,并在45天的极限环境中达成出单65万的好成绩,相比过往单月峰值翻了2倍。
周总说道:“现在有不少00后新加入销售团队,但他们在销售技巧上有所欠缺,也没有资源可以尝试谈单,就像刚创业的我。”踩过荆棘路也愿他人嗅到百花香,周总希望销售成长得更快,探迹极具性价比的线索给了这些人最低的试错成本,同时也给团队创造了一个新的增长路径。
写在最后
财税这条路周总走了18年,对于际遇的转变,他感慨万千。市场变动的浪潮依旧汹涌澎湃,政策风向变动、大环境变化都有可能造成一时的困境,积极的心态和适合的工具可以帮助创业者重新找到前进方向,实现稳定增长,迎接更宽广的天地。